2020年度貴州省科學技術獎推薦公示內容
一、項目名稱
新型BMH冷拌冷鋪瀝青混合料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二、推薦單位
貴州省交通運輸廳
三、推薦等級
貴州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四、項目簡介
該項目基于貴州省氣候因素及環境特點,結合現有的常溫瀝青技術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突破了傳統常溫瀝青材料技術壁壘,結合冷拌材料機理分析,開發了BMH冷拌冷鋪瀝青添加劑,獲得發明專利1項;它的主要成份由羥基環烷烴類的有機高分子聚合物組成,通過獨特的化學表面活性劑制配,在增塑劑、增強劑、抗水劑、穩定劑等共同作用下改變了瀝青的短暫動力粘度,進而酯芬成份與瀝青不飽和碳鏈反應結合,實現了較低溫度下拌合及性能的兩個目標平衡。
項目組進一步分析BMH冷拌冷鋪瀝青添加劑與瀝青及集料使用特性,提出瀝青混合料設計方案,開展路用性能研究,在對依托工程結合現行相關的技術規范進行施工工藝和后期性能的跟蹤評價,通過機理分析及大量反復的室內試驗,提出該材料的技術要求,結合實體工程應用監測,提出了新型BMH冷拌冷鋪瀝青混合料技術,通過項目大量推廣應用進而形成了該技術的生產施工指南。項目組配置的一系列BMH冷拌冷鋪瀝青混合料均滿足初始強度>3.0KN、車轍動穩定度>1000次/mm現行規范的技術要求,滿足施工后立即開放交通條件和后期使用要求;殘留穩定度平均高達90%以上,滿足抗水損要求。貴州地區、乃至全國范圍可全天候(40℃~-20℃無結冰)進行生產施工。
該技術生產石料無需加溫、瀝青無需高溫加熱,幾乎無油煙排放,直接常溫攤鋪及碾壓,滿足施工后立即開放交通條件和后期使用要求,工藝流程簡單且節能
環保,能夠適用于使用中酸性、粗、細集料的瀝青路面修筑。它具有根據應用規模的大小選擇合適的生產方式,對于小面積的養護施工,可使用小型攪拌機生產;對于大面積瀝青面層施工也可使用拌合樓生產、攤鋪機進行施工,該技術填補了國內外常溫瀝青混合料大面積鋪設應用的空白,自主創新技術在總體技術中占95%以上,項目應用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該技術解決了目前傳統的瀝青拌合樓、站因高能耗、高污染等問題被取締或限量生產,造成目前各道路養護單位瀝青材料供應的嚴重短缺的問題。
BMH冷拌冷鋪瀝青混合料與常規的瀝青材料對比在公路養護工程應用中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優勢,適用于各種等級公路的瀝青路面建設,該技術已在貴州地區近20余條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養護工程及大面積路面鋪設使用,并在云南、四川、新疆、東北等地區不同氣候條件下測試并應用,用戶單位反饋積極;根據實體工程應用長達5年跟蹤觀測及評判綜合表明,采用BMH冷拌瀝青混合料養護能有效降低綜合養護成本2000元/Km~3000元/Km,降低路面全壽命周期養護經費30%以上,同時由于降低了車輛油耗和磨損,運輸成本能降低10%~15%。
BMH冷拌冷鋪瀝青混合料技術給道路建設養護行業帶來重要材料技術創新,有效化解了道路養護中氣候、性能、效率、環保等突出矛盾及難點問題,保護了環境及施工技術人員的身體健康,方便公路養護單位,符合綠色養護的政策發展趨勢,對改善瀝青路面服役質量和提升道路施工養護水平、以及經濟、社會、環境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推廣前景十分廣闊。
五、主要知識產權和標準規范等目錄(包括發明專利、標準、軟件著作權等,不包括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等,不超過10件)
知識產權(標準)類別 |
知識產權(標準)具體名稱 |
國家 (地區) |
授權號(標準編號) |
授權(標準發布)日期 |
證書編號 |
權利人(標準起草單位) |
發明人(標準起草人) |
發明專利(標準)有效狀態 |
發明專利 |
常溫瀝青改性劑、常溫改性瀝青及溫拌冷鋪瀝青混凝土 |
中國 |
ZL 2015 1 0518826.1 |
2018.07.24 |
證書號第3008828號(國家知識產權局) |
西安永和科技有限公司 |
叢平、李秋蓮 |
有效 |
表列專利、標準等為本項目獨有,未在已獲省科學技術獎勵項目或本年度其他推薦項目中使用,未曾提交2019年度省科學技術獎勵評審但未授獎。
共有知識產權已征得未列入項目主要完成人的權利人同意。
六、主要完成人
舒琴、王轉、陳帆、龍建旭、叢平、張華、王昭勇
七、主要完成單位
貴州省銅仁公路管理局、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貴州路陸邦公路材料有限公司、西安永和科技有限公司